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大动脉和冠状动脉,是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基础,也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颈动脉和主动脉由于管腔较大,其粥样硬化斑块更容易被常规的影像检查手段所发现,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是在近年来血管内超声和电子束CT等新技术的产生后才得以快速发展.作者就超声、CT和核磁共振在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推荐文章
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认识的新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发生机制
胸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学诊断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主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影像学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分子影像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诊断新进展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新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讲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0-5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0.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宇 4 0 0.0 0.0
2 李洪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3)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2(2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14)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新医学
月刊
1680-9866
13-3179/R
河北省石家庄市胜利北大街277号18号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9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