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厌氧/好氧周期循环条件下厌氧快速吸收工艺中的污泥颗粒化过程、成因及影响因素,分别采用葡萄糖、乙酸钠人工配水及实际城市污水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呈球形或椭球形,致密且边界清晰,其中葡萄糖配水的污泥粒径为0.5~0.8 mm,最大可达1.0 mm,SVI值为25~30 mL/g;乙酸钠配水的污泥粒径为0.2~0.4 mm,SVI值为40 mL/g左右;实际城市污水的污泥经过短期运行即开始出现小颗粒,SVI值为60 mL/g左右.3种污泥均具有良好的厌氧COD吸收活性.
推荐文章
厌氧-好氧周期循环条件下厌氧快速吸收有机物的研究
非稳态
厌氧快速吸收
胞内储存物质
好氧颗粒污泥
加速厌氧污泥颗粒化研究进展
颗粒污泥
厌氧技术
污水处理
污泥颗粒化
好氧/厌氧交替与循环工艺用于污泥减量化研究
好氧/厌氧
交替
循环
污泥减量
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
好氧颗粒污泥
培养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厌、好氧周期循环下的污泥颗粒化过程
来源期刊 中国给水排水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厌氧/好氧周期循环 厌氧快速吸收 好氧颗粒污泥 胞外多聚物
年,卷(期) 2004,(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述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30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602.2004.1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季民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20 3455 32.0 47.0
2 杨造燕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1 638 14.0 21.0
3 王暄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253 9.0 10.0
4 王景峰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5 469 11.0 15.0
5 刘壮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5 71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厌氧/好氧周期循环
厌氧快速吸收
好氧颗粒污泥
胞外多聚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给水排水
半月刊
1000-4602
12-1073/TU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6-8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49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6835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