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具有活血补肾作用的中药丹仙康骨胶囊对股骨头缺血坏死修复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方法制作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微血管灌注及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中药丹仙康骨胶囊治疗兔股骨头坏死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VEGFmRNA)表达、血管生成及骨组织修复情况.结果:股骨头坏死模型组4周时可见有坏死骨周围VEGFmRNA表达呈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至8、12周时VEGFmRNA表达均为阴性,再生血管密度低,只见少量间充质细胞增生及新骨形成;丹仙康骨胶囊治疗组至8、12周时VEGFmRNA表达呈强阳性,并可见明显血管增生,血管密度显著增高,大量新骨形成.结论:活血补肾的丹仙康骨胶囊能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修复过程中VEGFmRNA的表达、血管的再生和新骨的形成.
推荐文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修复
股骨头坏死/免疫学
血管生成因子/免疫学
内皮,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
股骨头缺血坏死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股骨头坏死
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促进股骨头坏死修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介入技术
治疗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对股骨头缺血坏死修复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血管生成因子 基因表达 中药疗法
年,卷(期) 2004,(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5-70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0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04.1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日光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35 175 8.0 10.0
2 尹培荣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54 270 9.0 14.0
3 沈冯君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1 16 1.0 1.0
4 易诚青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2 1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股骨头坏死
血管生成因子
基因表达
中药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相关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xi Province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