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氯菊酯(P)是目前我国茶园允许使用的拟除虫菊酯仿生农药品种之一,有见光易分解的特点,将其制成环糊精包合物(IC),可以增加其稳定性,从而减少用量、减少在茶叶等作物上残留量.包合比是包合物加工的重要参数之一.作者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β-环糊精(CD)-氯菊酯包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主、客体各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均不因形成包合物而改变.首次用红外内标法测得β-CD-氯菊酯的包合比为1:1.所选内标物质为硫氰化钾,因为它仅在2 100 cm-1处有一个强吸收峰,以该峰为硫氰化钾的定量峰.以580 cm-1处β-CD的环振动特征吸收,为β-CD的定量峰.将硫氰化钾与β-CD以一定的质量比混合,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建立内标工作曲线.为超分子主、客体比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推荐文章
昆仑雪菊的红外光谱产地鉴别
昆仑雪菊
红外光谱
鉴定
蔬菜中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残留量测定方法研究
甲氰菊酯
氯氰菊酯
氰戊菊酯
三氟氯氰菊酯
气相色谱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苹果梨中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残留量
毛细管气相色谱
氯氰菊酯
联苯菊酯
氟氯氰菊酯
残留量
氯硝西泮片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氯硝西泮片
近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外光谱测定β-CD-氯菊酯包合物主-客体比的研究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环糊精 氯菊酯 包合比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8-700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7.33
字数 24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593.2004.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明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9 56 3.0 7.0
2 邵琼芳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化学系 7 69 3.0 7.0
3 曾兰萍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化学系 2 13 1.0 2.0
4 谢小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化学系 5 29 2.0 5.0
5 冷雷雹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化学系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51)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外光谱
环糊精
氯菊酯
包合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