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和IL-10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患者对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后不同应答情况分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不同时相点血清IFN-γ、IL-10水平,以与正常对照校对后的IFN-γ/IL-10比值作为Th1/Th2平衡指标,健康献血员作对照.结果HBeAg阳性完全应答组治疗前IFN-γ水平高于部分应答组,治疗后可见IFN-γ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Th1/Th2平衡得以恢复并保持Th1优势应答;HBeAg阳性部分应答组和HBeAg阴性组治疗后IFN-γ和IL-10水平变化不大,Th1/Th2平衡仍以Th2为优势;YMDD变异后血清IFN-γ水平降低,血清IL-10水平升高.结论拉米夫定应答程度与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有关;治疗后Th平衡的恢复是完全应答实现的保证;Th平衡可以作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学应答的评价指标,YMDD变异对机体抗HBV免疫有一定的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IFN-γ和IL-10水平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实用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乙型肝炎,慢性 拉米夫定 YMDD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0
年,卷(期) 2004,(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1-88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12.62|R978.7
字数 31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008.2004.10.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宇明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科 299 2460 25.0 35.0
2 毛青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科 83 493 12.0 17.0
3 何登明 88医院传染科 10 4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型肝炎,慢性 拉米夫定 YMDD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药杂志
月刊
1671-4008
37-1383/R
大16开
济南市段店南路217号
24-18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6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48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