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X线双能量减影成像技术是DR系统很重要的技术优势之一.本文采用GE公司Revolution XQ 型DR机器,对100例患者摄取胸部后前位X线片,然后利用该型机器的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双能量减影成像处理.另外对其中一名患者分别用高能X线、中等量X线及低能X线摄取一组后前位胸片,进行双能量减影成像处理.所摄X线片评价,(1)提高肺软组织影检出率;(2)提高骨性胸廓的显示率. 实践中,笔者认识到,X线双能量减影成像技术是一项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技术,在计算机处理减影过程中,由于摄影条件和计算机设置参数的不同及部分病灶和组织间密度差异不够大等因素,所以易产生组织干扰伪影,影响诊断.本文选择1例经不同摄片条件实验后初步体会,适当减低KV会,反而能提高各像,尤其是骨组织像的显示效果.由此可见,只要不断提高数字平板探测器(DFP)的量化性能,进一步开发计算机X线摄片系统(DR)的软件功能、及时更新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的诊断数据库,相信X线双能量减影成像这一新兴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必定更为宽广.
推荐文章
胸部低剂量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临床运用
低剂量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
胸部
临床运用
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胸部外伤摄影中的临床应用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双能量减影技术
胸部外伤
摄影
数字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在儿科胸部外伤检查中的应用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双能量减影技术
儿童
胸部外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X线直接数字成像(DR)双能量减影在胸部摄片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期刊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11) 所属期刊栏目 摄影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4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勇强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月刊
1671-2048
21-1456/R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富民南街68A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7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6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