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是脆弱生态区生态修复的重要途径.但对植被恢复重建的类型选择及其水土保持功能仍然有很多争议.在自然降水条件下,基于4种植被类型与农作物的径流场对比试验的连续观测(14年),可以反映植被重建和恢复过程水土保持功能的时间基本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植被恢复与重建显著地减少了土壤侵蚀量,但不同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土壤侵蚀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农耕坡地、苜蓿地、油松林地、针茅草地、沙棘林地.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退耕类型径流、侵蚀效应及其时间变化特征
退耕类型
地表径流
土壤侵蚀
黄土丘陵沟壑区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侵蚀特征研究
沟道侵蚀
黄土高原丘陵区
GIS
王家沟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规格鱼鳞坑集水效果研究
黄土区
不同规格
立地类型
鱼鳞坑
集水效果
生态用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减蚀效应及其时间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水利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沟壑区 减蚀效应 植被恢复
年,卷(期) 2004,(20)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修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X17
字数 43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123.2004.20.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236 24521 87.0 154.0
2 陈利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207 15376 65.0 121.0
3 黄志霖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6 722 6.0 6.0
4 吴祥林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1 1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109)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沟壑区
减蚀效应
植被恢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利
半月刊
1000-1123
11-1374/T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82-690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08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569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