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白细胞流变性对微循环血流灌注有明显影响,但缺氧对微循环中白细胞流变性的影响目前研究极少.目的:研究急、慢性缺氧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白细胞流变学行为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实验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全军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进行.成年Wistar大鼠,校动物中心提供,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急性缺氧组和慢性缺氧组,低压舱模拟海拔5 000 m连续缺氧2,30 d,复制动物急性和慢性缺氧模型.主要观察指标:正常大鼠、急性缺氧大鼠、慢性缺氧大鼠的白细胞滚动速度、沿壁滚动数、黏附数和白细胞-内皮细胞接触时间(leukocyte-endothelium contacttime,TLECT)及动脉血气的比较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慢性缺氧组动物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显著下降(t=3.01~8.30,P<0.05).对照组白细胞滚动速度(101.41±26.96)μm/s,滚动数(4.27±2.69)个/min,黏附数(1.45±1.21)个/100μm,TLECT(0.91±0.73)s/min;急性缺氧动物白细胞滚动速度(85.44±17.33)μm/s,滚动数(60.00±31.62)个/min,黏附数(26±8.22)个/100μm,TLECT(16.30±4.84)s/min;慢性缺氧白细胞滚动速度(72.40±24.08)μm/s,滚动数(14.43±3.99)个/min,黏附数(3.57±1.27)个/100 μm,TLECT(2.35±0.86)s/min.急性缺氧组白细胞流变学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4~-9.51,P<0.05);慢性缺氧组白细胞流变学系数与急性缺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6~7.54,P<0.05).结论:急性缺氧引起肠系膜微循环白细胞流变性显著性改变,影响微循环的正常灌流,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机制;慢性缺氧大鼠微循环白细胞的流变行为有明显不同,这对促进动物习服适应可能有重要作用.急、慢性缺氧下白细胞流变性的显著性差异可能与白细胞功能的改变及局部微环境的变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