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验证铜针介入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探索疗效更肯定、操作更安全的铜针介入方法.方法将纯铜外露的铜针分点、分层刺入瘤体,留置5~9d拔针.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是指铜针刺入瘤体后,通以4.5伏或3.0伏直流电20~30min,加速血管瘤变性、栓塞,随即拔针.而高频彩超引导下铜针介入术是指在探头频率为70MHz彩超引导下既显示铜针阴影又显示瘤体结构条件下留置铜针于瘤体内.结果本组48例共治疗67次,总有效率100%.结论铜针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直流电铜针栓塞术适于铜针不宜留置的颜面部或功能部位血管瘤;而在高频彩超引导下施术时,铜针留置数目少,组织损伤小,操作更安全,疗效更肯定,具有独到之处.
推荐文章
结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
直结肠
诊断
治疗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附78例报告)
平阳霉素
海绵状血管瘤
瘤体内注射
经导管超低压间断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观察
肝肿瘤
血管瘤,海绵状
栓塞,治疗性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明胶海绵,吸收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针介入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瘤 铜针 彩色多普勒超声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18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14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04.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颉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37 188 7.0 12.0
2 罗成群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101 556 11.0 18.0
3 贺全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56 285 10.0 13.0
4 周建大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82 453 10.0 17.0
5 李萍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75 425 11.0 16.0
6 彭浩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42 213 8.0 12.0
7 周鹏翔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18 123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瘤
铜针
彩色多普勒超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