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微电极导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适应症、毁损靶点的选择、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有关问题.方法 225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微电极导向苍白球腹后内侧部(GPI)和/或丘脑腹外侧核(VIM核)毁损术,分析其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不同症状的改善率分别为:震颤98.0%,僵直89.0%,运动迟缓47.8%,步态72.8%,平衡70.5%,术后UPDRS评分"关"状态下降62.6%,"开"状态下降54.4%.并发症:穿刺针道出血患者0.48%,一过性呃逆6.7%,暂时性的构音障碍5.5%,一过性嗜睡10.0%,精神障碍4.5%,无严重及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微电极导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是治疗帕金森病安全和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掌握适应症,正确地选择靶点并精确定位,从而提高手术效果.
推荐文章
立体定向微电极导向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240例
帕金森病
治疗
微电极导向射频毁损术
并发症
立体定向微电极导向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108例
帕金森病
微电极导向射频毁损术
并发症
治疗
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
立体定位技术
放射外科手术
下丘脑区,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电极导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225例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微电极 苍白球 丘脑 立体定向技术
年,卷(期) 2004,(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9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31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04.07.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匡卫平 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19 43 3.0 5.0
2 黄红星 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43 107 5.0 8.0
3 曾其昌 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24 76 4.0 7.0
4 李波 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13 37 3.0 5.0
5 邹叔骋 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25 58 5.0 6.0
6 卢军 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20 66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帕金森病
微电极
苍白球
丘脑
立体定向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