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甲强龙对缺血再灌脑损伤早期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动物模型,缺血3 h,再灌3 h,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甲强龙60 mg/kg,再灌3 h后,观察行为学指标并评分.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表达. 结果:甲强龙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模型组比较,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P<0.05),形态趋于正常,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为(1.14±0.38)分和模型组(2.14±0.69)分比较有所改善(t=2.69,P<0.05),TNF-α的表达和模型组比较数量减少(P<0.05).结论:早期应用甲强龙可以改善脑缺血损伤所致的功能障碍,这一作用和星形胶质细胞有关,也和早期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有关.
推荐文章
基于星形胶质细胞的脑缺血损伤治疗研究
星形胶质细胞
脑缺血
作用机制
药物靶点
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中的变化和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脑缺血
神经保护
毒性损伤
机制研究
星形胶质细胞对脑缺血后神经元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脑血管疾病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保护
脑缺血炎症反应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关系
脑缺血
星形胶质细胞
炎症介质
炎症反应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甲强龙对脑缺血早期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 星形细胞 甲泼尼龙 肿瘤坏死因子 大鼠
年,卷(期) 2004,(1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00-380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42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4.19.0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景玉宏 兰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3 235 7.0 13.0
2 王子仁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 36 203 9.0 12.0
3 刘锐明 兰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
星形细胞
甲泼尼龙
肿瘤坏死因子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