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了解决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多样性和繁杂性,进行的生物力学测试及临床随访结果分析,寻找一种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童离体上肢10具,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钢针张力带,交叉钢针,牵引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时骨折的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的抗弯及抗旋转强度;同时,总结1984/2003应用保守及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48例,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张力带钢针最稳定,承载最大,其次是交叉钢针、牵引、石膏夹板固定最差.在纵向加载(抗弯)能力中,钢针张力带内固定位移最小交叉钢针次之,经统计学检验,P<0.001,在偏轴加载(抗旋转)能力中,交叉钢针优于张力带钢针单明显优于其他固定P<0.001临床随访病例中张力带钢针优良率最高,达94.3%,其次是交叉钢针,牵引,石膏,夹板,此与力学结果相符.结论:对于手术的患者,应首选钢针张力带内固定,因其结构稳固,具有加压作用,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同步进行.闭式贯穿钢针内固定功能恢复时间较长,亦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牵引,石膏夹板稳定性差,骨折易再移位,选择应慎重.
推荐文章
双克氏针张力带组合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踝损伤
治疗
股骨颈骨折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股骨颈骨折
固定
生物力学
克氏钢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
骨折
克氏钢针
内固定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生物力学研究
肱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生物力学
成年人
尸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肱骨髁上骨折张力带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肱骨骨折 生物力学 内固定器
年,卷(期) 2004,(23) 所属期刊栏目 骨关节疾病康复相关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8-474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81.7
字数 33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4.23.0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连鸿凯 郑州市骨科医院创伤骨科 22 125 6.0 10.0
2 郭小伟 郑州市骨科医院创伤骨科 32 153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肱骨骨折
生物力学
内固定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