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健康教育与预防性治疗能减少老年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但少见将两者结合使之成为新预防模式,用于干预血栓前状态.目的:探讨新预防模式对老年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实际预防效果.设计:采用组群干预试验.地点和对象:研究对象来自于1993-02/2002-03杭州铁路分局305名离退休干部,年龄61~75岁.高血压平均患病率18%,心脑血管梗死率平均7.2%.干预:干预组给予心血管健康教育,每半年一次预防性检测(预检)血液流变学,对发现的高血压综合征者给予以改良型血液稀释综合疗法为主的预防性治疗(预治),直至复检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上述干预措施.主要观察指标:两组跟踪监测血液流动特性指标和心血管复合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干预组145例,对照组148例,完成10年随访.持续干预后干预组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谱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低切粘度(10.29±1.66)mPa·s,(12.39±1.54)mPa·s,P<0.05];血液稀释疗法干预后的血细胞比溶较前有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心血管复合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44%,37%.结论:相结合的新预防模式能有效改善血栓前状态的血液异常流动性,明显降低老年人心血管复合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推荐文章
脉络宁注射液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脉络宁注射液
脑梗死
心绞痛
心肌梗死
缺血性中风
冠心病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瘀毒互结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瘀毒互结证
德尔菲法
证候诊断
病证结合
高血压病患者HCY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痛
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药物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预防作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
复发
中西医结合
药物干预
预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健康教育与预防性治疗干预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血栓前状态:10年随访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教育 卫生服务 心血管疾病 干预性研究 随访 血栓形成
年,卷(期) 2004,(2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82-538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9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4.25.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5)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育
卫生服务
心血管疾病
干预性研究
随访
血栓形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