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广泛存在于骨髓中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具有强大的成骨潜能,其为骨不连接、大段骨缺损的临床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目的: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治疗骨缺损的效果,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骨科完成,对象为体质量2.0~2.5kg新西兰雄性白兔21只.干预:将白兔随机分成4组,建立双侧尺骨中段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和自体微小颗粒骨与红骨髓复合物,同时设立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4,7,9周观察结果,配对资料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骨缺损模型治疗后X射线、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结果.结果:经组织学及X射线检查发现,术后7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更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空白组无骨愈合迹象,术后9周生物力学测试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组的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均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 551和2.588(P<0.05).证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组骨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组成骨速度快,成骨量多,骨的机械强度高,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明显强于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
推荐文章
自体红骨髓注射治疗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
骨缺损
骨不连
自体红骨髓
注射
自体红骨髓构建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
自体红骨髓
组织工程骨
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珊瑚羟基磷灰石
骨缺损
骨移植
扫描电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红骨髓促进节段性骨缺损修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移植 骨髓 移植,自体
年,卷(期) 2004,(17) 所属期刊栏目 组织工程相关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78-337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81
字数 10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4.17.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晶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骨科 81 165 6.0 9.0
2 闫景龙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骨科 99 607 13.0 18.0
3 尹擘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骨科 14 41 4.0 6.0
4 李桂娟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骨科 2 1 1.0 1.0
5 王春雪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骨科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移植
骨髓
移植,自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