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首次出现于1999年1月1日起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其后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等准则中先后运用,与国际惯例接轨,体现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潮流。然而,时隔两年之后,2001年财政部发布和修订的8项会计准则及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有关经济业务事项的处理尽可能回避了按公允价值入帐,而按帐面价值入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写在前面
来源期刊 纺织财会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 非货币性交易 国际惯例接轨 经济业务事项 公允价值 1999年 2001年 债务重组 会计标准 帐面价值 国际化 财政部 运用 入帐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
页数 1页 分类号 F27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
非货币性交易
国际惯例接轨
经济业务事项
公允价值
1999年
2001年
债务重组
会计标准
帐面价值
国际化
财政部
运用
入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纺织财会
双月刊
1005-6904
11-3885/F
北京市朝阳区慈云寺5号楼2门1706室
出版文献量(篇)
17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