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相干分析和孔隙度反演对四川盆地DFC构造的下三叠统嘉二1至嘉一段储层进行了裂缝和孔隙度预测,并给出了有利储层分布.DFC构造发育两条主要断层,其相干异常分为四类:条带状、线状、团块状、点状.带状或线状异常沿断层分布,比较发育,是断层或裂缝的反映;团块状异常较发育,但方向性不强,可能是地下溶洞、溶孔、微细裂缝密集地带或多组小规模断裂交织而成的破碎带的综合响应,还可能是储层物性变化所致.DFC构造的储层,平均孔隙度相对较低,大部分为2%左右,属Ⅳ类储层,少部分为Ⅲ类,只有与裂缝、溶洞相结合才能形成有效储层.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典型构造低渗气藏储层裂缝分布及预测
四川盆地
低渗透油气藏
裂缝
预测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鲕状灰岩
储集层
地震勘探
反演
储存系数
AVO
四川盆地
早三叠世
地震反演技术在生物礁(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储集层
预测
反演
合成地震记录
声阻抗
生物礁
四川盆地
地震孔隙度反演技术在川西砂岩储层中的应用与比较
储集层
孔隙度
数学模型
测井
地震波
四川盆地
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相干技术和孔隙度反演技术进行储层预测--以四川盆地DFC构造为例
来源期刊 海相油气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相干技术 孔隙度反演 裂缝性储集层 储层预测 四川盆地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
字数 32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854.2005.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骥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研究中心 2 21 2.0 2.0
2 熊艳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7 35 3.0 5.0
6 巫芙蓉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研究中心 12 159 7.0 12.0
7 张孟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物探研究中心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相干技术
孔隙度反演
裂缝性储集层
储层预测
四川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相油气地质
季刊
1672-9854
33-1328/P
大16开
杭州市西溪路920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