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动态光散射仪(DLS)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实验所合成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表观粘度先降低后增加而后再降低,但仍保持很高粘度.疏水缔合聚合物在去离子水体系中无论浓度高低均形成了空间网状结构.盐水体系中,当NaCl浓度为1000 mg/L时所形成的结构与去离子水中的结构类似,均为网状结构,而在NaCl浓度为5000 mg/L时,ESEM照片显示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结构为致密的树枝状结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浓度越大,其表观流体力学半径就越大,从而造成其增粘能力越强.
推荐文章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特性及评价方法
疏水缔合聚合物
胶态分散凝胶
分子链联结
转变压力
评价方法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渗流特性
疏水缔合聚合物
注入性
流度控制
阻力系数
残余阻力系数
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及溶液性能研究
疏水缔合聚合物
临界缔合浓度
耐盐性
粘度
增加剂
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共混聚合物水溶液性能研究
聚丙烯酰胺
疏水缔合
阳离子聚合物
三次采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形态的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临界缔合浓度 粘度 形态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炼制与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7.46
字数 23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870.2005.02.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春明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120 1107 18.0 26.0
2 姜桂元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17 191 8.0 13.0
3 林梅钦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79 960 17.0 27.0
4 任鲲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2 37 2.0 2.0
5 罗维迁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1 3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23)
二级引证文献  (125)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疏水缔合聚合物
临界缔合浓度
粘度
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