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赤霉病是长江流域冬麦类作物上重要病害之一,为了减少赤霉病对冬小麦的影响,选用了3种杀菌剂对冬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杀菌剂之间有显著的差异,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33%苏锐可湿性粉剂,显著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之间、喷药次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重庆地区在小麦扬花初期,选用防霉宝和苏锐2种杀菌剂,每hm2用药量在900~1 050 g,溶于375 kg水中,对麦穗进行喷雾,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推荐文章
不同药剂对明光市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小麦
赤霉病
农药
防效
明光市
几种三唑类杀菌剂混用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三唑类杀菌剂
小麦赤霉病
防效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
小麦
赤霉病
发生
防治
几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比较
小麦赤霉病
杀菌剂
防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药剂 防治效果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9-2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5.121.4+5
字数 25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868.2005.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大雄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9 261 11.0 16.0
2 阮仁武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5 228 10.0 15.0
3 王步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4 190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55)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赤霉病
药剂
防治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3-9868
50-1189/N
大16开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9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01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