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自发单层分散的原理制备负载氯化银的活性炭(AC),讨论氯化银在活性炭载体上的分散情况,并且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的方法,研究了活性炭表面AgCl活性组分的单层分散行为.结果表明:在低AgCl负载量时,AgCl可在活性炭载体表面达到单层分散,XRD测得其单层分散阈值为每克活性炭0.144 g AgCl.静态定容法测得当AgCl的负载量为每克AC0.133 gAgCl时,样品的CO的吸附容量最大.AgCl主要以银端垂直附着在活性炭表面的顶位和桥位上,作用能在46.26~47.64 kJ/mol之间.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原子簇模型模拟计算得到其单层分散阈值为每克活性炭0.148 gAgCl,与XRD测得的结果一致.结合X衍射相定量法和密度泛函理论,同样可研究其他相似的活性组分在活性炭载体上的单层分散情况,为高效吸附剂和催化剂的研究制备提供方法的指导.
推荐文章
水中染料在活性炭上的动态吸附行为研究
活性炭
动态吸附
热再生
甲基橙
银-氯化银传感器的海洋电场信号检测性能
银-氯化银传感器
海洋电场
检测
竹材制备醋酸乙烯载体活性炭
活性炭
竹节
醋酸乙烯
载体
甲烷在高比表面活性炭上脱附行为的研究
甲烷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脱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氯化银在活性炭载体上的单层分散行为
来源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氯化银 活性炭 单层分散 密度泛函理论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3
字数 31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27.2005.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虎卿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92 2352 23.0 35.0
2 马正飞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8 1134 16.0 27.0
3 刘晓勤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58 2045 24.0 36.0
4 黄丽娜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2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氯化银
活性炭
单层分散
密度泛函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627
32-1670/N
大16开
南京市浦珠南路30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3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