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摘要:
三峡库区涉及移民工程规划建设的滑坡研究与防治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三峡主库区尤其是巴东、巫山和奉节等地的滑坡地质成因问题仍没有解决.作者基于多年的地质考察与研究,采用"复合堆积体"概念描述三峡库区的复杂斜坡,它是基岩、古垮塌体、古崩滑体、现代崩滑体和第四纪沉积体等几种或全部的组合体.通过研究"复合堆积体"分布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滑坡空间分布、滑坡活动的时间分期和古崩滑体与古长江的关系,认为古川江和古峡江在奉节瞿塘峡约于45×104a~60×104a间实现两江东西贯通.形成统一的长江是一个重大自然地质事件,两江贯通导致分水岭顶部切蚀、溯源侵蚀和地下暗河或岩溶洞穴垮塌等三种地质作用异常强烈,是三峡江段大型复杂斜坡成生的主因,出现了一个复杂斜坡剧烈塑造期--形成"复合堆积体".三峡工程建设与运行是一个新的重大人为地质事件,将使三峡水库岸坡进入一个剧烈再造期,"复合堆积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应引起工程界和学术界密切关注.最后,介绍了长江三峡河谷演化研究状况和长江形成的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
推荐文章
长江三峡地区概貌
长江三峡
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长江三峡巴东复杂斜坡系统成因研究
长江三峡
浅表生地质改造
侧向卸荷与滑移作用
变形破坏模式
分形几何
FLAC3D模拟
巴东复杂斜坡系统
重力成因论
长江三峡工程的工程方法研究
三峡工程
工程方法
全生命周期
工程决策
工程实施
工程运行
五大要素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三峡复杂斜坡成因问题
来源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学科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复杂斜坡 '复合堆积体' 古川江和古峡江贯通 区域地球动力学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65.2005.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传正 66 2363 30.0 4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131)
192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峡水库
复杂斜坡
'复合堆积体'
古川江和古峡江贯通
区域地球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双月刊
1000-3665
11-220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