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剑尾鱼属内鱼类的杂交,观察黑色素瘤在其杂交后代的形成情况.方法白体剑尾鱼(♀)与黑体剑尾鱼(♂)杂交,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分别自交,观察其后代外部特征变化和黑色素瘤形成的情况;对黑色素瘤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剑尾鱼杂交种的F2代开始出现性状分离,F3中有较高的黑色素瘤发生率,为20.5%.HE染色和Lillie黑色素染色证实增生组织为黑色素瘤.结论通过不同剑尾鱼的杂交和自交,后代有黑色素瘤形成,可望进行黑色素瘤模型的构建.
推荐文章
8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黑色素瘤
肛管直肠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9例临床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小体
鼻腔
鼻窦
外科,手术
肛管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肛管
少见病
病例报告
恶性黑色素瘤
治疗结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剑尾鱼杂交种黑色素瘤的形成和病理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剑尾鱼杂交种 黑色素瘤 病理学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15.862
字数 23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4847.2005.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淑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121 1516 22.0 31.0
2 李凯彬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67 669 15.0 21.0
3 潘厚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61 829 16.0 26.0
4 常藕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26 187 9.0 13.0
5 石存斌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105 1345 22.0 3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剑尾鱼杂交种
黑色素瘤
病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双月刊
1005-4847
11-2986/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