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1:25万额尔古纳左旗幅区调资料为基础,结合大兴安岭北段区域地质特征,在综合厘定测区主要基底断裂的存在及展布特征时,根据大小构造配套关系,对全区共轭剪节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综合研究,将研究区中生代构造应力场划分了三期,即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构造线方向由NE-NW-NE变化.通过研究再造了测区中生代古构造应力场,重塑了中生代构造发生、发展的力学机制.同时,认为这三期构造应力场的转换是形成各时代地质体的动力学基础,并提出中生代三期构造应力场的形成转换与鄂霍茨克海的扩张、封闭及伊泽纳吉板块的俯冲紧密相关,以及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就是在这种快速应力转换机制下形成的新观点.
推荐文章
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分析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中生代火山岩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元素丰度值
地球化学特征
中生代花岗岩类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北段塔河辉长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塔河
堆晶辉长岩
电子探针
古亚洲洋闭合
大兴安岭北段吉峰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大兴安岭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
古太平洋构造体系
锆石U-Pb年龄
A型花岗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兴安岭北段根河地区中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来源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中生代 应力转换 根河地区 大兴安岭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构造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3-450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43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52.2005.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昱 13 298 5.0 13.0
5 李仰春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9 88 5.0 9.0
7 韩彦东 9 93 5.0 9.0
10 刘宝山 18 94 4.0 9.0
11 赵焕利 5 6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5)
共引文献  (39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08)
二级引证文献  (32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09(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0(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2(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3(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4(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5(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3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构造应力场
中生代
应力转换
根河地区
大兴安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双月刊
1001-1552
44-1595/P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科华街511号
82-297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4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