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泌尿道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产酶率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或API鉴定系统鉴定到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确认法;AmpC酶检测采用三维试验确认法;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定量稀释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 176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66.48%,产ESBLs和AmpC酶的阳性率为28.41%和6.82%,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菌株占5.11%.产酶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高为44.44%,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最低为42.00%.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的MIC90≤2 mg/L.结论由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产ESBLs较高.对产酶菌引起的感染应首选亚胺培南治疗,对非产酶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头孢噻肟治疗.
推荐文章
泌尿道感染菌群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率
小儿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
泌尿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泌尿道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产酶率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肠杆菌科感染 抗菌药物 抗药性,微生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0,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91.3
字数 17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05.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建芳 146 648 14.0 18.0
2 徐修礼 154 1525 19.0 30.0
3 孙怡群 93 872 15.0 24.0
4 樊新 97 775 15.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泌尿道感染
肠杆菌科感染
抗菌药物
抗药性,微生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月刊
1671-9638
43-1390/R
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203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3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9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