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CuZnAl形状记忆合金如果作为管接头和一些驱动元件使用时,主要利用的是其形状回复时受阻(约束条件)进而产生的回复应力.对Cu-26.87%Zn-3.85%Al(wt%)合金在约束条件下,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回复应力的变化和不同的回复加热温度对回复应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约束条件下,实验合金的回复应力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升高,在210~250 ℃范围内达到最大值242 MPa,随后逐渐降低;冷却过程中回复应力短暂下降后,逐步升高,在130~150 ℃范围内达到最大值204 MPa,随后大幅度下降;实验合金加热温度不能高于其再结晶温度,否则其回复应力会大幅度松弛;为了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获得的回复应力最大,实验合金的最佳回复加热温度为200 ℃左右.
推荐文章
形状记忆合金应力与应变实验研究
Ni-Ti形状记忆合金
应力与应变
形状记忆合金
NiTiNb形状记忆合金的应力松弛研究
NiTiNb形状记忆合金
应力松弛
松弛特征系数
剩余应力比
抗松弛性能
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冲击变形后形状记忆效应的研究
高应变率
冲击变形
形状记忆效应
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钛镍合金
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磨损性能试验研究
CuZnAl形状记忆合金
耐磨性
马氏体相变
摩擦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uZnAl形状记忆合金回复应力的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CuZnAl 回复应力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139.6
字数 31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087.2005.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伟 四川大学材料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244 1768 20.0 33.0
2 李宁 四川大学材料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389 2804 25.0 34.0
3 黄姝珂 四川大学材料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29 134 7.0 9.0
4 文玉华 四川大学材料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103 599 12.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形状记忆合金
CuZnAl
回复应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9-3087
51-1773/TB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1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