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近系上干柴沟组是柴西地区的主力生油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上干柴沟组生油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将其有机碳含量下限值厘定为0.3%,在此基础上计算的上干柴沟组的生烃-聚集效率仅为1.23%,这一结果与Leslic B.Magoon(1994)分析的美国阿拉斯加库克湾地区中侏罗统的石油聚集效率11.5%相比显然很低,表明该研究区的石油有可能聚集在非构造圈闭中(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此类油藏).因此,研究区的非构造圈闭应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研究对象.
推荐文章
柴北缘西段新近系上干柴沟组沉积相特征分析
沉积相
沉积相模式
上干柴沟组
柴达木盆地
柴西狮子沟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膏盐岩沉积演化特征
柴达木盆地西部
狮子沟地区
古近纪
下干柴沟组上段
膏盐岩
盖层
沉积环境
沉积特征
蒸发浓缩
柴西地区古、新近系页岩气储层微观特征研究
柴西地区
古、新近系
页岩气储层
微观特征
柴西南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蒸发岩沉积旋回特征
柴西南
英西地区
下干柴沟组上段
蒸发岩
盐湖
沉积旋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西新近系上干柴沟组石油聚集效率分析
来源期刊 新疆石油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新近系 生油层 油气聚集 效率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6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12.1
字数 28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873.2005.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凡元芳 6 96 4.0 6.0
2 丰勇 6 30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柴达木盆地
新近系
生油层
油气聚集
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石油地质
双月刊
1001-3873
65-1107/TE
大16开
新疆克拉玛依市准噶尔路32号
58-46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5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