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它包括民族自我意识、民族认同感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维护与扩展。那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八旗',是否也有'八旗意识'呢?'八旗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三百多年的历史演进中,'八旗'完全成为具有鲜明独立性的社会群体。它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政治、经济地位与社会生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文化体系,形成了极具个性化的特征与属性,一方面成为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标志,另一方面成为八旗内部相互认同的基础。
推荐文章
清代八旗蒙古的官学教育
清代
八旗蒙古
官学教育
清代八旗军人司法犯罪优待研究
八旗军人
犯罪
优待
浅谈清朝军事战争中的八旗组织
清朝
八旗组织
军事战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八旗意识”论
来源期刊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八旗 意识 历史 民族 产生 认同感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11
页数 21页 分类号 K24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佳生 35 82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八旗
意识
历史
民族
产生
认同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半年刊
北京市安定门外安华里504号
出版文献量(篇)
5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