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血标本的不同存放方式和时间对检测K+、Na+、Cl-等离子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病人静脉血,用肝素钠抗凝剂抗凝,分别以全血和血浆方式进行存放,血浆又以暴露和密闭两种方式进行存放,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ISE)急诊生化分析仪和汽巴·康宁238血气分析仪分别测定K+、Na+、Cl-、Tco2、Glu和pH,然后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全血和血浆暴露标本K+、Na+、Cl-、Tco2、Glu、pH,存放30min时检测结果与0min无差别(P>0.05);60min、120min和180min时检测结果与0min比较,K+、Na+、Cl-明显增高(P<0.05或P<0.01),并且随着存放时间延长出现逐渐增高的趋势,而Tco2、Glu和pH明显降低(P<0.05或P<0.01),也表现为随存放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的趋势.密闭保存的血浆标本的K+、Na+、Cl-、Tco2、Glu和pH,在不同存放时间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标本存放时间和存放方式对ISE急诊生化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检测结果有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宜尽快对标本进行检测;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应分离血浆以密闭低温的方式储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标本存放方式和时间对测定K+、Na+、Cl-的影响
来源期刊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法 存放时间 标本 肝素钠抗凝剂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简要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112
字数 23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16X.2005.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志宏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 25 128 5.0 11.0
2 张志强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检验中心 14 48 4.0 6.0
3 邱月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 6 75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离子选择电极法
存放时间
标本
肝素钠抗凝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3-016X
43-1449/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9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