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赤峰西部的红花沟、连花山、索虎沟金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和金矿物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金矿物和寄主硫化物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从成矿早阶段至晚阶段、从包体金至裂隙金,金矿物的Au/Ag或金成色逐渐降低.总体来讲,金成色高的金矿物,其Fe和Bi含量也高,但不同温度区段形成的金矿物,其局部规律有所不同.对红花沟金矿与银金矿共生的铋硫盐矿物-针硫铋铅矿也进行了详细分析.矿床中富含铋矿物的地方往往也富含金, 可作为有意义的找矿标志.
推荐文章
内蒙古柳坝沟一哈达门沟金矿田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热液
成矿物质来源
剥蚀程度
柳坝沟金矿床
哈达门沟金矿床
金厂沟梁金矿区暗色脉岩的成因和意义:主要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金厂沟梁
暗色脉岩
元素地球化学
地球动力学
胶东三山岛金矿床黄铁矿原位微区微量元素特征及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三山岛金矿床
LA-ICP-MS
黄铁矿
微量元素
矿床成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蒙赤峰红花沟金矿田的金矿物及其微量元素特点
来源期刊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金矿物 电子探针 微量元素 红花沟金矿田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矿物、岩石及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18.51|P575.1
字数 39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701.2005.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九华 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系 105 1468 21.0 34.0
2 毛骞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5 180 7.0 13.0
3 刘建明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02 2687 30.0 48.0
4 李德亭 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系 10 44 4.0 6.0
5 原旭 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系 2 1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矿物
电子探针
微量元素
红花沟金矿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季刊
1007-3701
42-1417/P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大道69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6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