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升主动脉缩窄术后升主动脉瘤形态学和形成原因.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制备升主动脉缩窄模型,于术后3~5个月取升主动脉,采用光镜、特殊染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3)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升主动脉瘤进行观察.结果幼年Wistar大鼠升主动脉缩窄术后3~5个月后产生升主动脉瘤,此模型成瘤率为63.3%,其中夹层动脉瘤成瘤率为36.7%,MMP-2、MMP-3在升主动脉瘤中表达强阳性.结论大鼠升主动脉缩窄术产生升主动脉瘤的机率较高,并呈现MMP-2、MMP-3表达强阳性.
推荐文章
主动脉缩窄的影像学评价
主动脉缩窄
放射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升主动脉缩窄鼠升主动脉瘤的扫描电镜观察
升主动脉缩窄
升主动脉瘤
扫描电镜
大鼠
小儿主动脉缩窄术后的监护
主动脉缩窄
室间隔缺损
患儿
监护
主动脉夹层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主动脉疾病
病理学
动脉瘤,夹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升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动脉瘤形态学研究
来源期刊 解剖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升主动脉缩窄 升主动脉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2-4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54.3
字数 4468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321/j.issn:0529-1356.2005.04.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柏树令 中国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137 795 14.0 20.0
2 曹德寿 中国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22 213 9.0 14.0
3 朱小兵 中国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13 112 7.0 10.0
4 范军 中国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26 97 5.0 8.0
5 汪薇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升主动脉缩窄
升主动脉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学报
双月刊
0529-1356
11-2228/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19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