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苦参碱(从苦豆子中提取分离获得)和苦豆子总碱在太阳光及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分解现象,发现两者均属于光易分解物质,其光分解半衰期均不超过1 h.运用11种不同的光稳定剂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光分解,其中以TBHQ(Tertiary-butylhydroquinone,特丁基对苯二酚)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不同浓度TBHQ对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光分解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其抑制效果与稳定剂的浓度相关,处理浓度越大,其抑制苦豆子总碱光分解的作用越强.
推荐文章
TBHQ对苦豆子总碱光分解抑制的研究
苦豆子总碱
TBHQ
光分解
光分解抑制
HPLC法测定苦豆子总碱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
槐果碱
苦参碱
槐定碱
苦豆子总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测苦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参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治带片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HPLC法测定
治带片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高效液相色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参碱和苦豆子总碱光分解及光分解抑制的研究
来源期刊 农药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苦参碱 苦豆子总碱 光分解 光分解抑制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348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82.99
字数 40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8-7303.2005.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兴军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1 816 16.0 27.0
2 王伟中 4 64 3.0 4.0
3 吴传万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42 3.0 4.0
7 杜小凤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参碱
苦豆子总碱
光分解
光分解抑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药学学报
双月刊
1008-7303
11-3995/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2-94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55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