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生代火山岩中的深源捕虏体资料反映,南海北部及其沿岸地区岩石圈地幔的主体由主量元素易熔组分相对饱满的、同位素组成类似MORB-OIB型的、高温型的二辉橄榄岩所组成;但在其顶部残留有古老的岩石圈地幔,它由主量元素易熔组分相对贫瘠的、同位素组成类似EM型的、较低温的方辉橄榄岩组成.在下地壳底部,分布着由晚中生代幔源岩浆分离结晶和堆晶的基性麻粒岩.由此提出了该区中、新生代壳-幔或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与构造演化的简略模式:(1)印支期-燕山早期为地壳岩石圈厚度增大的华夏型后地台活化造山带环境;(2)燕山晚期岩石圈快速减薄(如拆沉作用),造山带拉伸塌陷,地壳深处并发生广泛的底侵作用;(3)始新世-渐新世软流圈再次上涌(如地幔柱的影响),岩石圈地幔发生底蚀减薄,地壳也因为下部层的塑性流展和上部层的张裂拉伸而减薄;(4)中新世以来,由于地幔热源在拉伸环境中被释放,壳幔发生冷却,部分软流圈地幔转化为"新生的"岩石圈地幔.研究进一步说明,南海北部陆缘扩张是该区大陆构造演化到大陆活化造山带后期,在深部壳-幔的相互作用下,岩石圈所发生的垂向减薄和侧向伸展,既不同于弧后扩张,也不是受控于大西洋式的海底扩张.
推荐文章
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应力反演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
南海北部
新生代
构造应力反演
初始地壳厚度
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序列及其油气成藏意义
南海北部
新生代
构造演化序列
油气成藏要素
复式油气聚集带
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探测结果分析
南海北部陆缘
地壳结构
非火山被动陆缘
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迁移特征
新生代
断—坳过渡期
构造迁移
构造演化差异
南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海北部及其沿岸中、新生代壳幔相互作用与构造演化--纪念"陆缘扩张带"概念的倡导者陈国达教授
来源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壳-幔相互作用 构造演化 后地台活化 深源捕虏体 南海北部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第二部分:学术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6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41
字数 54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52.2005.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和平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23 409 13.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5)
共引文献  (145)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25)
二级引证文献  (213)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8(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5(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6(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9(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壳-幔相互作用
构造演化
后地台活化
深源捕虏体
南海北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双月刊
1001-1552
44-1595/P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科华街511号
82-297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1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