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一热输入为0.6 MW的循环流化床燃烧中试装置上进行了石油焦与煤混合燃烧和脱硫试验研究,得到燃料中石油焦与煤质量混合比、过量空气系数、床层温度、一次风率和钙硫摩尔比等参数对SO2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合燃料中掺焦比例越大,混合燃料的硫含量越高,SO2排放浓度越高;纯烧石油焦时SO2排放浓度最高.对不同配比的混合燃料,随过量空气系数、一次风率和Ca/S摩尔比增大,SO2排放浓度降低.830~850 ℃的床温对脱硫最为有利,在燃用石油焦与煤质量混合比R为1和3的混合燃料时可获得最低SO2排放.
推荐文章
22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混烧石油焦与煤的硫/氮排放研究
循环流化床
混合燃料
石油焦
脱硫效率
以煤焦混合物为燃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SO2排放特性
循环流化床
石油焦
SO2排放
飞灰再循环
微观结构
循环流化床中石油焦与煤混合燃烧NO排放特性
循环流化床
石油焦
混烧
NO排放
燃用石油焦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研究
石油焦
循环流化床
腐蚀
燃尽
燃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石油焦与煤在循环流化床中混合燃烧时SO2排放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石油焦 混合燃烧 脱硫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11
字数 387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969/j.issn.1003-7985.2005.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长遂 东南大学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14 2856 27.0 39.0
2 韩松 东南大学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 206 9.0 14.0
3 陈传敏 东南大学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159 6.0 8.0
4 王文选 东南大学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39 3.0 6.0
5 王凤君 东南大学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70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循环流化床
石油焦
混合燃烧
脱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季刊
1003-7985
32-1325/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1984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