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区域填图研究表明,化德群上、下亚群并不是上下关系,而是层位相当的一套地层,而且商都一带的白云鄂博群也属化德群的一部分.依据详细的构造解析和地层剖面研究,重新建立了化德群的地层层序,从老到新划分为毛忽庆组、戈家营组和三夏天组.侵入化德群的杂岩体分别获得1854Ma、1808Ma和2091Ma、2154Ma锆石U-Pb年龄,表明化德群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中新元古代.化德群经历了两期构造变形,早期为北东东走向的复式向斜,晚期又遭受了构造叠加,形成了北北西向褶皱构造,其主期变形可能发生在2.0Ga左右,它的褶皱造山是华北克拉通在古元古代向北增生的体现,这对研究华北克拉通的增生、裂解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板块汇聚边缘玄武岩大地构造环境的Th、Nb、Zr判别
玄武岩
大地构造环境
Th/Zr-Nb/Zr判别图
板块汇聚边缘
碳酸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碳酸岩
霓长岩
同位素和痕量元素地球化学
岩石圈引张构造环境地幔交代作用
热地幔柱
柴北缘的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地质事件群
柴北缘结合带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
构造单元划分
地质事件群
大地构造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化德群的重新厘定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层划分 变形特征 古元古代造山事件 化德群 华北北缘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362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34.3
字数 74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05.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建民 6 210 6.0 6.0
2 张英利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6 88 6.0 6.0
3 李承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109 2.0 3.0
4 张凯 1 21 1.0 1.0
5 花艳秋 1 2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1)
共引文献  (434)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64)
二级引证文献  (47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3(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8(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2(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3(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4(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5(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6(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2)
2017(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8(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9(9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9)
2020(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层划分
变形特征
古元古代造山事件
化德群
华北北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