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橄榄锄须丛螟在广东汕头1 a 4代,林间世代重叠现象严重.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入土在表土层1~3 cm处或枯枝落叶层结茧越冬.翌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化蛹,3月中旬至4月下旬成虫羽化.4月上旬出现第1代幼虫,6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7月下旬出现第3代幼虫,9月中旬出现第4代幼虫.11-12月可结合清园进行林地除草、松土,将表土及杂草堆成堆焚烧,消灭幼虫和蛹.在成虫羽化高峰时,采用DU-Ⅱ黑光诱虫灯可诱杀大量成虫.在幼虫为害高峰时,可采用90%敌百虫原药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90%万灵2000倍液进行防治以及保护天敌等综合措施,达到控制害虫为害的目的.
推荐文章
油茶尺蠖生物学特性及杀螟杆菌防治的研究
油荼尺蠖
生物学特性
杀螟杆菌
防治试验
桃蛀螟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板栗
桃蛀螟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缀叶丛螟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措施
缀叶丛螟
生物学特性
防治措施
中华稻蝗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中华稻蝗
生物学特性
天敌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橄榄锄须丛螟生物学特性与综合防治
来源期刊 中国森林病虫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橄榄锄须丛螟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63.42
字数 29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886.2005.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纪燕玲 14 26 3.0 5.0
2 蔡选光 14 46 4.0 6.0
3 郑道序 34 81 6.0 8.0
4 范镇贞 12 3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橄榄锄须丛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森林病虫
双月刊
1671-0886
21-1459/S
大16开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8-5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02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