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采用腰动脉阻断法制作脊髓缺血动物模型.20只兔均分为常温和亚低温组,缺血40 min后于再灌注0.5、4、8、12、24、48 h 6个时段观察神经功能变化并进行评级和评分.(2)兔18只,假手术组2只,常温和亚低温组各8只,常温和亚低温组在缺血40min后于再灌注4、8、12、24 h 4个时段采集损伤节段脊髓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1)缺血40 min后,均出现下肢瘫痪,恢复血供后有部分恢复.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神经功能逐渐恶化,并与再灌注时间成正比.亚低温组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常温组(P<0.05).(2)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脊髓损伤的组织病理变化逐渐加重,但在各再灌注时间段,亚低温组脊髓损伤均较常温组为轻.结论脊髓神经功能的恶化与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成正相关.31℃~33℃系统亚低温能够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的恶化,是保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较好的方法.减少IL-8在脊髓组织中的表达,抑制再灌注后继发炎症反应是其可能机制.
推荐文章
JNK3信号介导亚低温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脑缺血再灌注
亚低温
c-Jun氨基末端激酶3(JNK3)
c-jun(JNK蛋白天然底物)
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
心肺复苏
缺血再灌注损伤
亚低温
保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近况
缺血
再灌注
氧自由基
钙超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低温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及机制的研究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髓 缺血再灌注损伤 亚低温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6,5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4.105
字数 28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399.2005.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惠林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702 6708 32.0 53.0
2 唐天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357 4949 35.0 55.0
3 张洪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72 344 9.0 12.0
4 张亚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15 91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髓
缺血再灌注损伤
亚低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3-0399
32-1674/R
大16开
苏州市十梓街1号
28-81
196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18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2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