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应用3套综合环境观测系统,分别布设在黑河上游祁连山区、中游绿洲边缘和下游荒漠河岸林系统,对青海云杉、樟子松、二白杨、白榆、沙枣和胡杨液流量进行了长期观测,最长观测时间为2002年夏季到2005年初.观测结果表明,不管是常绿树种还是落叶树种,树木液流量均会在秋末冬初出现一个峰值,而此时中下游地区的峰值大于夏季.出现这个峰值的时间,正是当地落叶树种的落叶期,也是生长季节向非生长季节过渡的特殊时期,在这个特殊的生长阶段,北半球中高纬度四季分明地区现有的不同树种的观测结果均表明,有这样一个峰值的存在,但在峰值相对大小上有差异.不同地区的观测结果表明,司一地点不同树种液流量大的周期波动具有一致性,而不同地点同一树种大的周期波动互异,这种大的周期波动与当地气候环境条件有关,我国西北干旱区出现秋末冬初液流量大于生长季节的现象,正是由于当地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所造成的.秋未冬初出现的液流量峰值现象,类似动物冬眠前的准备,是树木为应对严寒的冬季和漫长的早春而采取的生理措施.
推荐文章
黑河流域1960-2015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时空分布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黑河流域
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黑河流域
水资源承载能力
可持续发展
生态平衡
评价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河流域树木液流秋末冬初的峰值现象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黑河 液流量 峰值 气候条件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1228
页数 8页 分类号 Q142.8|Q948|S71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5.05.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尔泗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 69 4143 38.0 64.0
2 张智慧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 16 484 12.0 16.0
3 陈仁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 51 2940 35.0 51.0
4 金博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 11 426 11.0 11.0
5 赵文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 40 2070 26.0 4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1)
共引文献  (441)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01)
194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6(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7(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河
液流量
峰值
气候条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