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肠造口在术后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22例外科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重病人进行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并总结其手术指征、相关并发症、操作过程和临床疗效等. 结果:22例病人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PEG/PEJ)均获得成功,未发生与PEG/PEJ操作相关的死亡和严重并发症.21例(95%)病人放置PEG/PEJ管后进行肠道营养的时间超过30天.3例(14%)出现胃造口部位感染和渗漏,经局部换药、引流和全身应用抗生素后治愈.6例(27%)在后期出现空肠造口管的阻塞. 结论:外科术后危重病人,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是建立长期胃肠道营养通路的安全、微创、简便、高效的方法.
推荐文章
肠内免疫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免疫营养
危重病人
应用
胃内注水抽吸法在危重病人鼻胃肠双腔管置管中的应用
危重病人
鼻胃肠双腔管
胃内注水抽吸法
胃内注水法
置管成功率
置管时间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
急诊
危重
护理质量
专科护理小组在体外循环术后危重病人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压疮管理
体外循环
皮肤联络员
危重病人
术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镜下胃肠造口在术后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肠外与肠内营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 外科手术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59.3
字数 30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10X.2005.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 52 1127 18.0 32.0
2 胡伟国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 8 12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
外科手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肠外与肠内营养
双月刊
1007-810X
32-1477/R
大16开
南京市中山东路305号
28-247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5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4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