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弓形虫感染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将58只清洁级SD成年大鼠随机分成9组,其中8组为实验组,1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每鼠腹腔注射2×105/L CF-11纤维素纯化的活弓形虫速殖子悬液2 ml,对照组腹腔注射2ml生理盐水,并留4只为正常对照鼠.分别于弓形虫感染后1、3、7、14、28、35、42、60d时取大鼠外周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结果弓形虫感染后3 d、7 d时,CD+3水平降至最低,但与正常鼠和对照鼠无显著性差异(P>0.05),至感染14d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此后再无明显变化.CD+8亚群水平在感染后3 d、7 d、14 d时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5),至感染后28d恢复正常水平.而CD+4亚群水平在整个感染过程中无明显变化(P>0.05).CD+4/CD+8比例在感染后3*!d、7*!d、14*!d时显著高于正常鼠和对照鼠(P<0.05).结论弓形虫感染影响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但可自行恢复正常.
推荐文章
鸡人工感染弓形虫病的组织学病理变化
鸡弓形虫病
石蜡切片
HE染色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扁桃酸治疗小鼠急性弓形虫病后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扁桃酸
弓形虫病
乙胺嘧啶
超微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弓形虫感染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动态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弓形虫感染 流式细胞术 CD+4 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年,卷(期) 2005,(7)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5-60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82.5
字数 30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5.07.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永华 52 323 10.0 13.0
2 王春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传染科 7 57 5.0 7.0
3 刘健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传染科 6 5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弓形虫感染
流式细胞术
CD+4 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