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找到符合或接近自然真实的地震成因,结合地震学、电磁学、等离子体物理、空间物理等学科的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一个新的地震成因机制,对各种地震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有证据表明,地震可能是一种电磁和化学效应.它可能是由于受太阳活动调制的电离层、磁层等离子体电场与地表之间的电磁感应以及地壳内部的电过程,导致大量荷电粒子(等离子体)因趋肤效应在地壳表层的某些区域积聚,积聚在数万至数百万平方千米地表中的巨量等离子体在诸如太阳活动的影响下达到了等离子体复合的条件时,就会发生猛烈的集体复合.由于等离子体复合是一种放能过程,因而会释放出巨大能量.同时由于存在辐射复合过程而产生地光,等离子体复合的爆炸效应导致类似打雷、放炮的地声,并释放出沿球面均匀地向四周传播的地震波,由此形成的强磁场中的洛伦兹力使地面产生强烈旋扭而使地面出现左旋或右旋的地裂缝.与地震密切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如干旱、台风、暴雨、热异常以及地震中的喷水冒沙、地震云等现象,都可以由此得到统一的解释.
推荐文章
矽卡岩矿床成因的假说
假说
岩浆岩成因
矽卡岩矿床成因
池州
铜陵
两种滩角成因假说的实证分析
滩角
自组织
驻立边缘波
冲流长度
矽卡岩矿床成因的假说
假说
岩浆岩成因
矽卡岩矿床成因
池州
铜陵
深部流体与地震成因的研究
地震成因
深部流体
流体压力
矿物相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震电磁成因假说
来源期刊 高原地震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电离层磁层电场 电磁感应 趋肤效应 涡电流 等离子体复合放能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
页数 21页 分类号 P318.1+2
字数 221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586X.2005.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宝盈 2 13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离层磁层电场
电磁感应
趋肤效应
涡电流
等离子体复合放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原地震
季刊
1005-586X
63-1029/P
16开
青海西宁市兴海路1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3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9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