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摘要:
近年来,在异常强降雨下,秦巴地区大型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高陡斜坡上罕见的坡面型泥石流不仅突发性强,而且成灾面积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惨重.本文以2003年8月29日发生于秦岭造山带腹地宁陕县城区的坡面型泥石流为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试验测试,分析了暴雨作用下宁陕城区高陡斜坡带坡面型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作者认为,除了持续集中的特大暴雨和斜坡陡峻等因素外,斜坡表层残坡积物的物质组成尤其是残坡积土的粘粒含量和粘土矿物成分是坡面型泥石流大面积同时发生的重要控制性因素.通过不同含水状态下的粘性土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剖析了暴雨坡面型泥石流的形成过程,探讨了斜坡浅表层残坡积物快速流动变形的临界状态,从而为地质灾害预测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宁陕县城区泥石流地段植被恢复模式初探
泥石流
植被恢复
模式
宁陕县
陕西宁陕县城坡面型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其诱发机制
坡面型泥石流
滑坡
形成条件
诱发机制
陕西宁陕
宁陕县城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初探
宁陕城区
生态环境
治理工程
技术方案
宁陕县城区泥石流地段植被恢复模式初探
泥石流
植被恢复
模式
宁陕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秦巴山区宁陕县城坡面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
来源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学科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坡面型泥石流 成灾机理 临界状态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8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2.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65.2005.05.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永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31 2461 27.0 43.0
2 曲永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7 1274 22.0 34.0
3 吴树仁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02 2460 28.0 45.0
4 杨为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3 615 14.0 23.0
5 石菊松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51 1454 23.0 37.0
6 何锋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4 368 11.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130)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秦岭造山带
坡面型泥石流
成灾机理
临界状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双月刊
1000-3665
11-220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5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