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T72界面为上奥陶统桑塔木组泥岩与良里塔格组灰岩地震反射界面,是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隆起上奥陶统内部的一个重要构造-层序转换面,是早古生代碳酸盐台地型沉积向陆源碎屑充填沉积转换的标志.过去普遍认为两个组之间为连续沉积,界面性质系海侵上超并赋予"淹没台地"的涵义.但随着近年塔河油田南部地区的勘探和塔中隆起区北缘Ⅰ号断裂带油气富集规律性的深入研究,表明T72界面是一个区域性的古暴露界面和沉积间断界面.界面之下的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顶面有明显的削蚀和截切现象,残存厚度在塔北、塔中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反映塔北隆起T72界面的构造及风化壳岩溶作用明显强过塔中隆起.古暴露和风化壳岩溶作用导致T72界面之下的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广泛发育岩溶,是塔中低凸起北缘Ⅰ号断裂构造带的主要油气藏聚集层位;在塔河南部,形成了一套厚度最大可达300m并贯穿良里塔格组与下伏恰尔巴克组、一间房组和鹰山组的古岩溶洞穴系统,造就了塔河油田今天以南部斜坡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灰岩古岩溶洞穴系统为主要油气储层的勘探大场面.
推荐文章
和田古隆起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储层
碳酸盐岩
古隆起
下古生界
和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形成机理
塔里木盆地
中部
奥陶纪
碳酸盐岩储层
三级层序界面岩溶
低位期岩溶作用
埋藏白云石化作用
轮古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
碳酸盐岩
储集层
特征
构造裂缝
岩溶
控制因素
桩海潜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作用研究
济阳坳陷
早古生代
古潜山
碳酸盐岩
储集层
形成
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27界面与塔中隆起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
来源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震反射界面,T72界面,塔中隆起 碳酸盐岩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2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88.24+6
字数 69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850.2005.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楼雄英 9 94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7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反射界面,T72界面,塔中隆起
碳酸盐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季刊
1009-3850
51-1593/P
16开
四川成都一环路北三段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