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对中医阴阳学说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意在寻找阴阳的客观实质.然而,无论把人体生命活动的任何一对现象和物质排他性地与阴阳划等,都将混淆特殊和一般、具体和抽象的关系,势必扭曲事物的本来面目.研究者们的初衷未能实现,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助阳药和滋阴药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指征,以及附子和肉桂两味助阳药之间明显的互相制约作用等前人不曾认识的客观事实,对于中医学的发展似乎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阴阳常域调节论"的提出,则将促进现代医学对于人体调节机制认识的深化.这些无疑都是应予肯定的研究成果.
推荐文章
中医阴阳学说的文化释义
阴阳
辩证思维
文化
阐释
阴阳学说在《伤寒论》辨证中的运用
阴阳学说
伤寒论
辨证
试论中药配伍与中医阴阳学说
中药配伍
阴阳学说
组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阴阳学说的实验研究回顾
来源期刊 中华医史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中医 阴阳学说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8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5-7053.2005.01.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
阴阳学说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史杂志
双月刊
0255-7053
11-2155/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南小街16号
2-65
194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