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本文基于风险分析的原理,利用北方冬麦区长年小麦产量资料和气象资料,建立了适用于北方冬小麦干旱灾损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水分亏缺率风险指数、减产率风险指数和抗灾性能趋势向量系数等风险评估指标的意义、表达模式和估算技术、计算和分区.结果表明,北方冬小麦各项风险评估指标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一定的连片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北方冬小麦干旱灾损综合风险指数模式,估算并确定了其综合风险区划指标,以此为依据将北方冬麦区划分为高、较高、中和低4个风险区.冬小麦干旱灾损高风险区在陕西中北部、山西中部的部分地区和河北沧州的部分地区;较高风险区在山西中部的部分地区、河北的唐山地区和西部的部分地区;中风险区在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北中东部的部分地区;低风险区在陕西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中南部和山东省.
推荐文章
云南省冬小麦干旱灾损风险区划
冬小麦
干旱灾损
风险区划
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
风险评估
风险区划
CCA排序
华北地区
华北平原冬小麦干旱灾损风险区划
冬小麦
干旱
风险评估
区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方冬小麦干旱灾损风险区划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冬小麦 干旱灾损 风险评估指标 综合风险区划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274
页数 8页 分类号 S4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96-3490.2005.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世奎 30 1686 21.0 30.0
2 霍治国 146 3829 34.0 58.0
3 王素艳 14 1026 12.0 14.0
7 薛昌颖 14 894 12.0 14.0
9 卢志光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9 1149 20.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0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537)
二级引证文献  (854)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4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2(4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3(5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4(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1)
2015(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1)
2016(12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18)
2017(1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6)
2018(14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43)
2019(1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5)
2020(6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小麦
干旱灾损
风险评估指标
综合风险区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