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苏轼"和陶诗"问世以来,诗评家对其艺术成就褒贬不一.其实,苏轼"和陶诗"的创作,并未脱离现实生活,是作者在特殊境遇下,借陶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是借鉴古人成功的艺术形式来抒发自我对现实的强烈感受,并在学习陶诗的艺术风格中,融入自我独特的风格."和陶诗"体现了苏轼晚年的艺术追求倾向,与早年那些生机勃然的诗歌相比,"和陶诗"呈现一种跳动的闲淡、一种朴茂之美,诗风平淡自然,感情真笃充沛;超然淡泊,意与境合;托物言志,意在言外;写景传神,时见佳句.苏轼的"和陶诗"没有等同陶诗,而是自具本色.
推荐文章
紫砂壶艺术风格研究
紫砂壶
内在品格
外观艺术
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艺术风格
绘画
摄影
艺术风格
音乐指挥艺术风格的形成研究
音乐家
指挥艺术风格
形成研究
影响摄影艺术风格的外在因素
摄影艺术
绘画艺术
超现实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苏轼"和陶诗"艺术风格论略
来源期刊 阴山学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苏轼 和陶诗 平淡 朴茂美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宋诗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63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869.2005.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欢喜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4 7 2.0 2.0
2 亚琴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苏轼
和陶诗
平淡
朴茂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阴山学刊
双月刊
1004-1869
15-1063/C
大16开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2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8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