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摘要:
目的:观察与研究十二指肠空肠曲和Trietz韧带解剖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吸取前瞻性总结通过再次手术治愈2例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高度扩张的经验与教训,指导在以后的151例同类手术中对十二指肠空肠曲及Trietz韧带的解剖学观察.结果:151例中,147例十二指肠空肠曲位于脊柱前正中位置,相当于11、12胸椎平面,不论输入襻空肠对吻胃大弯还是胃小弯,术后均无十二指肠扩张.4例十二指肠空肠曲解剖变异中,借鉴本文报告2例的临床经验与教训,慎重选择输入襻空肠是对吻胃大弯还是胃小弯,术后亦无并发症.结论:在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中,认真观察每一例十二指肠空肠曲和Trietz韧带有无解剖位置变异和其它异常情况(异位胰腺、空肠憩室)等,对胃大部分切除术中胃空肠吻合方式选择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十二指肠返(升)动脉的解剖学
十二指肠返(升)动脉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关肠系膜上血管应用解剖学研究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肠系膜上血管
解剖标志
十二指肠憩室的X线诊断及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
憩室
放射
数字胃肠机
十二指肠小乳头的应用解剖
十二指肠小乳头
副胰管
应用解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十二指肠空肠曲解剖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十二指肠空肠曲 Trietz韧带 异位胰腺 胃切除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21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22.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65X.2005.02.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祝水平 3 12 2.0 3.0
2 林妙承 6 14 3.0 3.0
3 黄焕基 11 21 4.0 4.0
4 李茂强 6 32 3.0 5.0
5 王建宇 4 13 2.0 3.0
6 刘洁嫦 2 4 1.0 2.0
7 邹玮君 6 1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十二指肠空肠曲
Trietz韧带
异位胰腺
胃切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
1001-165X
44-1153/R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23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