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山东素有曲山艺海之称,剧种多、源流长、遗产丰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语言、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特别是在唱腔方面的个性犹为突出。比如:像山东梆子的高亢激越,柳子戏的刚健清丽,吕剧的舒缓宛转,柳琴戏的挺拔秀美,五音戏的妩媚柔丽,太平调的粗犷豪放,莱芜梆子的苍劲隽永,茂腔的乡音土韵……
推荐文章
戏曲丑行简论
戏曲
丑行
地位
特征
流派
李渔戏曲理论中的大众情怀
李渔
闲情偶寄
大众情怀
接受理论
戏曲融入初中音乐教学的研究
戏曲
初中音乐
教学
论袁宏道的戏曲观
文学思想
通俗文学
戏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简论山东戏曲的“中和美”
来源期刊 戏剧丛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山东 地方戏曲 美学 剧种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
页数 1页 分类号 J825.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东
地方戏曲
美学
剧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戏剧丛刊
双月刊
1000-7288
37-1022/J
济南市山大北路27号
出版文献量(篇)
361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