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强震前的时序数据进行统计计算研究,发现若以特定地震带的时序数据为样本集,在强震前无标度区的跨度会相应地变长,反映出自组织程度的变化[1],以川滇地震带历史记录数据分析为例,若无标度区出现持续增长的征兆,则标志着地震活跃期的到来,同时可能伴有7级左右的地震,对于有的地震带关联维数出现变化不平缓的情况,也预示着地震活跃期的到来.但如果以地理区域划分如台湾省及全国的发震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则无此规律.该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一个强震发生中期预测的参考指标.
推荐文章
汶川地震在江苏的强震动记录及地震影响场
数字强晨动台网
强震动记录
地震影响场
强震前地震时空相关特征研究
强震震例
相关过程"第一阶段"
强震三要素
预测检验
河北昌黎M 4.2地震强震动记录分析
强震动记录
加速度峰值
频谱分析
地震烈度
基于ArcGIS平台的芦山地震强震动记录分析
芦山地震
强震动记录
ArcGIS
ESDA
应力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震时序记录数据在强震前的关联特征
来源期刊 四川地震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关联维数 无标度区 G-P算法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P315.02
字数 25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115.2005.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久里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39 138 6.0 10.0
2 林风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关联维数
无标度区
G-P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地震
季刊
1001-8115
51-1163/P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29号
51622-62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