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摘要:
目的:比较高角及低角型深覆(牙合)病例正畸矫治及治疗后复发的结构特征,以探讨两者在矫治机制及复发特点的差异.方法: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门诊挑选出治疗后2年以上的高角组深覆(牙合)病例10例,低角组深覆殆病例9例.将两组病例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高角组中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ANB)角、颌凸(NA-PA)角减小,后下面高/前下面高之比(Ar-Go/ANS-Me)增大,上下磨牙均升高;低角组仅表现为下颌磨牙升高.复查阶段高角组与低角组在覆殆稳定性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角组复查阶段覆(牙合)的变化主要与治疗中上切牙舌倾有关;低角组与治疗中磨牙的升高相关.结论:治疗后高角组下颌升支表现出较强的生长潜力,从而维持下颌平面的倾斜度.覆殆的复发主要与牙齿因素的变化相关.
推荐文章
第二磨牙纳入矫治系统矫正成人深覆(牙合)的临床研究
深覆(牙合)
第二磨牙
矫治系统
摇椅弓
成人
压低辅弓矫治高角11类错(牙合)深覆(牙合)的疗效探讨
压低辅弓
11类错(牙合)
深覆(牙合)
用(牙合)音法评价正畸患者的咬合稳定性
(牙合)
咬合力
正畸学,矫正
PEW包覆型稳定性高铁酸钾制备及性能研究
聚乙烯蜡
包覆剂
高铁酸钾
缓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角及低角型深覆(牙合)矫治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正畸学,矫正 错(牙合) 矫正装置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5-4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1-167X.2005.0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天民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53 543 14.0 20.0
2 林久祥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84 720 14.0 21.0
3 刘妍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34 249 10.0 15.0
4 杨敏志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2 2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畸学,矫正
错(牙合)
矫正装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167X
11-4691/R
大16开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7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