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束鹿凹陷是冀中坳陷西南部的一个典型的伸展单断凹陷,构造格局简单,存在北东向伸展断裂系统和北西向横向调节带.通过凹陷演化史以及钻井资料分析,探讨横向调节带形成机制和形成时期,提出Ⅰ级调节带形成于凹陷强烈伸展期,Ⅱ级调节带形成于凹陷弱伸展时期.研究认为,边界断裂不均匀伸展和基底古隆起控制Ⅰ级横向调节带的形成,岩性组合差异是Ⅱ级横向调节带形成的引发机制,控洼断层的侧列状交替发育是构造Ⅱ级横向调节带形成的动力机制.
推荐文章
束鹿凹陷西部斜坡带馆陶组油气成藏模式
束鹿凹陷
馆陶组
底砾岩
岩性油藏
冀中坳陷-黄骅坳陷馆陶组热储发育差异性及成井条件
冀中坳陷-黄骅坳陷
馆陶组热储
成井条件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不整合特征与油气运聚模式
不整合特征
岩溶分带特征
油气运聚模式
束鹿凹陷潜山带
冀中坳陷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天然气特征及成因类型
辽河坳陷
东部凹陷
天然气
成因类型
混源气
碳同位素
有机质类型
热演化
混合比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横向调节带成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横向调节带 构造单元划分 构造演化 束鹿凹陷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0-695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34.5
字数 41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05.04.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冬艳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29 2.0 2.0
2 沈华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6 128 5.0 6.0
3 刘景彦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37 2201 19.0 37.0
4 尹微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9 218 8.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99)
二级引证文献  (10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横向调节带
构造单元划分
构造演化
束鹿凹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