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活性高、比表面大的Fe/Mo/Al2O3催化剂.通过超临界干燥,催化剂的比表面由294m2/g提高到401m2/g.在1000℃下用该催化剂催化裂解甲烷,合成了大产量、高质量的单壁纳米碳管(SWNTs).利用SEM、TEM、HRTEM、TGA和Raman等手段对所制备的SWNT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临界法制备催化剂合成的粗产品中SWNTs含量在30%以上,大大高于同一配方催化剂采用常规干燥法的产率(约2%);SWNTs的管径分布在0.8~1.0nm之间,其形态以束状为主.
推荐文章
Fe/Mo/MgO冻凝胶催化剂大规模合成单壁纳米碳管
冷冻干燥法
单壁纳米碳管
化学气相沉积
超临界流体制备纳米催化剂的方法
超临界流体
纳米催化剂
制备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TiO2
超临界流体干燥
二氧化钛
纳米粒子
超临界干燥法制备TiO2/凹凸棒复合光催化剂
凹凸棒
TiO2
超临界干燥
催化
纳米材料
废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催化剂合成单壁纳米碳管及表征
来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超临界干燥法 单壁纳米碳管 化学气相沉积 TEM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8-1362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13|TQ426
字数 24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4X.2005.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孝彬 浙江大学材料物理与微结构所 67 1296 20.0 34.0
3 程继鹏 浙江大学材料物理与微结构所 20 117 6.0 10.0
4 刘芙 浙江大学材料物理与微结构所 17 226 7.0 15.0
5 罗君航 浙江大学材料物理与微结构所 3 15 3.0 3.0
11 李昱 浙江大学材料物理与微结构所 11 104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临界干燥法
单壁纳米碳管
化学气相沉积
TEM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24X
31-1363/TQ
16开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4-50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689
论文1v1指导